首页

国产sm经典小视频

时间:2025-05-24 20:18:22 作者:夏季防晒要不要“全副武装”? 浏览量:48523

  11日上午,正在甘肃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听取了甘肃引洮供水工程建设运行情况汇报。

  2013年2月在甘肃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曾专程到定西市渭源县实地考察该工程建设。“民生为上、治水为要,要尊重科学、审慎决策、精心施工,把这项惠及甘肃几百万人民群众的圆梦工程、民生工程切实搞好,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

  甘肃,尤其曾经“苦瘠甲于天下”的陇中地区,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千百年来,人们翻山越岭想尽办法找水:河里担水,泉边等水,打井提水,水窖储水……

  引洮河之水润泽干旱大地,甘肃人曾期盼半个多世纪。1958年,甘肃曾启动引洮工程,后因财力、技术等原因工程停工。

  近半个世纪后的2006年,这项工程再次启动。2014年底,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成。2021年9月,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建成。

  这是2021年9月6日在甘肃省引洮工程水资源利用中心调度中心拍摄的引洮供水一期工程调度现场。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至此,甘肃规模最大、受益人数最多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主体全线完工,延续半个多世纪、惠及全省近四分之一人口的“引洮梦”终于实现!

  “老百姓自发鸣放烟花,像过年一样庆祝!很多人步行数十里迎水,有的还跟着干渠流淌的引洮水不停往前跑。”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的种粮大户李聚东对十年前通水时的场景永生难忘。

  黄土地上祖祖辈辈找水、盼水、祈水的老百姓,终于可以打开水龙头,看汩汩清水奔流而出了!

  截至目前,引洮工程累计引水10.13亿立方米,覆盖定西、兰州、白银、天水、平凉5市14县(区),近600万人受益。

  这是近日在天水市秦州区拍摄的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杨家湾调蓄水池(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有水百业兴。在引洮工程受益区,蔬菜、水果、马铃薯、中药材等产业越做越红火,越来越多曾经靠天吃饭的农民,转型成了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目前已收获200亩马铃薯,亩均产量在5000斤至6000斤。”李聚东说,他今年流转了近3000亩土地种植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眼下丰收在即。

  今年是引洮工程主体全线完工的第三年。甘肃计划在引洮工程受益区打造大型现代化灌区,提升引洮工程综合效益。

  在定西市陇西县首阳镇,绵绵秋雨中,设计储水量100万立方米的巨大蓄水池中碧波荡漾。

  “为了充分利用引洮水,相关产业供水和农业配套供水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陇西县广惠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吕国斌说。

  近日,在定西市陇西县双泉镇癿羊口村,68岁的村民何淑兰用引洮工程引来的自来水洗菜。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甘肃依托供水工程,农村饮水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水利事业也开启新篇。

  目前,甘肃已初步形成了以供水、灌溉、防洪、发电、生态保护为主的水利工程体系。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水库351座,泵站5669处,供水能力达到159.6亿立方米,形成了蓄、引、提、调相结合的供水格局。

  记者:王朋、张玉洁

  视觉 :金小茜、贾伊宁

  新华社国内部、甘肃分社联合出品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游客广西“打卡”瓯骆后裔民族特色服饰盛宴

“我们在‘070工作室’设立了12355工作站,畅通诉求表达渠道,为青少年提供成长咨询和权益服务,打通服务青少年‘最后一公里’。”淄博市博山中学团委相关负责人说。

国庆假期全国民航旅客量预计将超1565万人次

“小时候,谁周围都有几个做棉裤买卖的。他们既是老板也是销售员,夏天在家带着亲朋缝棉裤,秋天拉着一车棉裤出门,天南海北地走,最远能去到云南省,过年才回家。”赵海伟是土生土长的化德县人,他告诉记者,“蚂蚁搬家式”的销售方式,成就了不少化德县老板的第一桶金。

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目前暂列第10-14位的是北京北汽队(65分)、广州队(64分)、山西队(64分)、南京队(63分)、天津队(63分),这5支队伍处于季后赛名额的“混战区”,竞争最为激烈,一场比赛的输赢,就会导致排名变化,影响最终的季后赛席位分配。

本届博览会将以“美丽新疆,林果飘香”为主题,展览面积7150平方米,共设6个特装展区、215个标准展位。届时,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个森工集团和新疆13个地(州、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00余家参展商、400余家采购商参展参会。参展商将展出特色干鲜果品及精深加工产品50余类800余种。

如何提防假冒纪念币陷阱?凭空想象的臆造币 迷惑收藏者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